各区市县民政局(先导区社会事业管理局)、乡村振兴局,各全市性社会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辽宁省民政厅 辽宁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辽宁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和《辽宁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现就“十四五”期间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响应号召、扛起使命担当,立足自身宗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为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各级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要注重统筹谋划部署,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社会组织参与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帮扶需求,推动社会组织工作重心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逐步向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转变,接续引导社会组织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社会组织潜力,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特殊群体关爱、乡村治理等领域重点任务落实,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1.开展“结对帮扶助振兴”行动。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建立完善帮扶合作机制,根据社会组织实际发展情况,综合考虑社会组织帮扶意愿和自身优势,结合各地区发展的个性需求,引导或指导社会组织与相关区市县、乡镇或行政村进行结对帮扶,鼓励和支持市级以下社会组织重点参与所在地的乡村振兴。
2.开展“打造品牌助振兴”行动。广泛动员引导社会组织重点为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空巢老人、留守人员、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帮扶;鼓励社会组织发动会员参与扶弱济困活动,壮大扶弱济困的参与范围,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动其会员通过招商引资、产销对接、采购转售等方式,引进新兴产业,搭建产销平台,加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品牌。
3.开展“乡村行助振兴”活动。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消费帮扶,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农产品,为农村电商经营提供专业服务;组织帮扶村参加农博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建设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和康养基地等项目,以文旅带动乡村消费。引导教育科技类社会组织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帮助农民学习掌握职业技能、致富技术,提供职业指导,增强就业能力。
(二)着力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合作机制。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完善长效合作机制,从自身实际出发,聚焦群众关切,通过加大宣传动员、举办展览展示、开展实地考察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乡村发展需求为主体,各区域、各行业广泛联合的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支持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三)持续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体系。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乡村振兴部门推动“五社联动”,创新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要注重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动员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引导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等措施,培养一批基层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确保帮扶项目用得上、留得住、出成效。要坚持系统谋划,推动社会组织精准发力、协调配合,在帮扶行动中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动、功能互补。要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情况纳入等级评估、评优评先、政府购买服务等事项的重要内容,加大或增设有关分值比重,激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活力,引导持续主动参与,形成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
(四)培育发展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各级民政部门要支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宗旨的社会组织依法登记,发挥社会组织在产业振兴、科技助农、文化体育、环保生态、卫生健康、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推动将政策、资金、人才等各项资源更多用于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依法领办创办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将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建引领,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方便、创造条件,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二)建立协同机制。各级乡村振兴部门、民政部门要推动社会组织资源供给和农村需求实现有效对接,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搭建参与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作用,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为载体,引导和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广泛参与。充分维护农民权益,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和先进事迹宣传,通过表扬通报、典型选树、经验交流、案例宣传等方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提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四)定期报送情况。各级民政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定期总结工作情况,每年5月底、10月底前向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各全市性社会组织先进经验与做法可随时报送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
大连市民政局 大连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5月22日